城隍爺傳奇
 
      創作年度:1993年 
        製作人:李筆美(台灣)黃翠華(2000紐文巡迴) 
        編劇:鄧志浩、九歌編劇小組 
        導演:鄧志浩 
        名俗指導:楊任貴
        舞蹈設計:吳佩玲、魏沛霖 
        舞台設計:鄧志浩、喻行 
        美術設計:朱曙明 
        音樂設計:鄧志浩 
        服裝設計:蔡毓芬
        戲偶設計:孫成傑、鄭嘉音、朱曙明 
        燈光設計:許文賢 
        演出形式:執頭偶、手套偶、撐竿偶與真人聯合演出 
        演出長度:70分鐘 
      首演演員:鄧志浩、朱曙明、戴淑鵑、孫成傑、鄭嘉音、曾麗真

好心的地主駱員外在收租的途中被兩個壞轎夫陷害變成水鬼,變成水鬼的駱員外一個人孤獨的住在河底,孝順的了然要到河邊釣魚給媽媽,遇到了駱員外並且和他做了好朋友。
    駱員外有三次轉世投胎的機會,方法就是要找到人當替死鬼。第一次他要害一位新娘,了然為了救新娘,把她嚇走了。第二次駱員外不忍心陷害一個孝順的書生,也讓他走了。第三次壞轎夫經過,駱員外要報仇,了然想阻止打鬥卻不小心掉入河中,為了要救不會游泳的了然,駱員外放棄自己最後一次轉世投胎的機會。掌管陰間事務的閻羅王知道駱員外的善行,遂把他升為城隍,管理眾小鬼。

        改編後的「城隍爺傳奇」保留了勸人行善助人的故事主旨,但在人物上卻作了些許的更動,以賦予它新的時代意義;原故事的主角是水鬼(後來的城隍)與漁夫,改編後我們把漁夫的角色替換為小孩(了然),形成了大人與小孩之間的關係,而這也是本劇想探討的主題:大人與小孩是否可以結交為朋友?大人又該用怎樣的態度來處理這樣的關係?

一、一齣台灣民間傳說故事的兒童劇,以本土的說唱表演方式,述說一個本土流傳的故事
        二、在全劇尾聲,有一段迎神祭祀的民俗儀式,希望藉此能喚回我們逐漸消失的生活儀式。

 -1995
        ‧烏克蘭「第三屆基輔國際偶戲藝術節」
        ‧美國紐約中華新聞文化中心台北劇場
        ‧美國舊金山山麓學院 
  -1996
        ‧新加坡「華族文化藝術節」 
  -2000
        ‧美國紐約中華新聞文化中心台北劇場 
  -2002
        ‧斯洛維尼亞Ljubljana市「Ljubljana城市藝術節」 
        ‧斯洛維尼亞Maribor市「夏之夢停靠的碼頭~第13屆國際偶戲藝術節」
        ‧克羅埃西亞?ibenik市「第42屆國際兒童藝術節」開幕演出 
        ‧參加克羅埃西亞Osijek市「夏日文化節」戲劇類首場演出
        ‧香港「國際綜藝闔家歡藝術節」 
  -2003
        ‧大陸 廣州市木偶皮影盛會 
        ‧捷克 Ostrava市「第5屆『Spectacular Interesse』藝術節」 
        ‧奧地利 維也納市「第16屆MOKI兒童藝術節」
  -2004
        ‧韓國 「2004漢城兒童表演藝術節」 
        ‧韓國 「2004春川國際偶戲藝術節」 
  -2005
        ‧日本 「OKINAWA 國際兒童及青少年藝術節」
        ‧西班牙「TOLOSA國際偶戲藝術節」
 
          


















 
    








